超越純粹機能的空間再生機場航廈設計

CHU Studio
7 min readAug 12, 2020

--

photos courtesy of Wilkinsoneyre

隨著二十世紀初工業革命帶來的科技進步,航空產業得以迅速發展。時至 2020 年的今日,商業飛行使世界愈加緊密、連結了國際間的交流,儼然成為社會結構中心。每年數千萬計的旅客穿梭於全球各大機場中,造就熙來攘往的盛況,然而其中的空間設計奧秘卻鮮為人知。

因此,本文以 HOK 建築師事務所(以下簡稱 HOK)操刀的紐約 LaGuardia 機場 B 航廈更新案為例,帶領讀者深入淺出地一覽空間設計如何革舊圖新、為不符所需的老舊空間帶來新生。

LaGuardia 機場(LGA)為紐約都會區三大機場中最小的一座,於 1939 年啟用以來多用於國內線與來往加拿大的航班起降。作為美國境內第二十大繁忙機場,它運量不足的問題自八〇年代便逐漸浮現,即使經過大大小小的更新計畫、甚至法規限制,仍無法自根本解決問題,最終在 2015 年拍板定案了這耗資 40 億美元的更新計畫,力圖為這座年久失修、為人詬病的老舊機場解套。

photos courtesy of Wilkinsoneyre

機場航廈的基本型態

深入分析案例前,我們首先需理解機場航廈的基本型態,在其百餘年發展史中,可依建築外型不同分為三大類:

線型:顧名思義以單一線狀主樓構成,直觀地將機場二分為空側及陸側,通常應用於區域性機場,臺北松山機場即為典型的線型機場。

手指型:又稱碼頭型,由於線型機場運量不敷使用而出現,因其以主樓為中心發散出的數座狹長登機站造型如手掌張開貌而得名,原先的 LaGuardia 機場 B 航廈即屬此型態。

衛星型:由手指型進階發展而來,將長條登機站改以衛星樓形式呈現,由空橋或地道與主樓連結,更進一步地增加停機坪、提升空間使用效率,由建築大師 Paul Andreu 所設計的法國戴高樂機場(Paris Charles de Gaulle)第一航廈即為最經典的範例之一。

photos courtesy of VINCI Concessions, Brookings, and New Airport Insider

由簡化繁後再度繁中求簡

自平面圖中,我們可清楚看出原先 LaGuardia 機場 B 航廈的手指狀外型。雖有大量停機坪,但連結主樓與登機站的角落空間卻無法妥善利用;此外,為避免引擎尾流對建築及地面人機造成傷害,飛機也須由牽引車後推至外側滑行道後才可自力滑行,各種因素的加總導致了其運營效率的逐日低下。

photos courtesy of maps Queens

為了更有效率利用登機站的外圍空間,HOK 於新設計中應用了衛星型航廈。在同樣擁有大量停機坪的條件下,給予飛行員更多、更快的路線選擇前往跑道並縮短滑行時間;以旅客角度而言,這也減少了自入境大廳至登機門的路線分歧點,大幅降低迷路的可能性。

photos courtesy of HOK

視線所及盡是穿透無拘

剖析不同建築型態的空間使用效率後,我們將眼光拉回至所有飛行旅程的第一站 -入境大廳。在多數老式機場中,報到櫃台以航空公司為單位應用了一系列桌檯使之構成線性外觀,而這些櫃檯在空間中卻形成了一道「牆」,阻擋了旅客視線而降低對場域的理解,除了造成迷路的可能性外更引起心理上的不適。

在此專案中,設計與運營雙方皆試圖降低旅客對指標系統的依賴性,轉而使空間有其自導向性。因此,新設計的報到櫃台改以平行排列於旅客動線,極大化了櫃檯使用面積並提高空間的視覺穿透性、將人流動線自大廳門戶導入內側安檢區域,即使是不須臨櫃辦理手續的旅客也可清晰而快速地穿越此空間。

photos courtesy of TopMiles

格列佛的奇幻隧道

型態升級雖提高了老舊機場的運營效率,但缺乏目的性的空間設計卻仍有其短處,如先前的 LaGuardia 機場 B 航廈為例,安檢區域在前次擴建後移至各登機站入口,使旅客須穿越這陰暗、狹長且擁擠的空間。而在新設計中,HOK 放大了安檢區的門戶,並在後方設置了極大面積的落地窗以陽光迎接旅客,在整頓隨身行李的同時即可清楚看見兩座衛星樓登機站與停機坪,幫助估計距離外也消除了對前方路線未知的焦慮。

photos courtesy of Gov. Andrew Cuomo’s Office

在橫向尺度上,新登機站比起舊有空間增加了近一倍,給予該空間極大的使用彈性而不再僅作為一個過渡空間而是有更多可能。同時,動線轉折、空間縮放以至於地磚視覺暗示等不同手法應用更打破了生硬的動線邊界,創造出更為有機、有溫度的感官體驗。

註:航廈、登機站與登機門的英語原文分別為 Terminal、Concourse 與 Gate。在大型機場中,一個航廈內可能有數個登機站,而單一登機站內又包含數個登機門。然依國家與地區不同,「terminal」有時也會以「concourse」一詞替換

photos courtesy of The 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and New Jersey

站在世界的頂端

對旅客而言,旅程自下機的那一刻起旋即開始。為創造一個獨特的「抵達紐約」回憶,HOK 以巨大且高聳的兩座天橋作為衛星樓與主樓的連結,漫步於 20 公尺高空的同時可看見平時翱翔於天際的飛機於腳底穿梭如故,使這座功能性建築提供了不同於全球多數機場特殊體驗。

註:全球僅有極少數機場有橫跨滑行道的天橋,如美國 Denver、Phoenix 與英國 Gatwick 機場。

作爲飛行旅途的終點,HOK 以九座「0」型轉盤為核心構築了明亮且動線流暢的行李提取空間。比起「兀」型轉盤它提供更多站立空間,也呼應了入境大廳的設計語彙,最大化了空間的視覺透明性與自導向性,無論旅客是否有提取行李的需求皆可順暢無阻地穿越其中,開啟旅程的新階段。

photos courtesy of HOK

將危機化為轉機

飛行旅途中有數以萬計可能影響旅程的變因,也許是氣候造成的誤點、也許是航空公司決定的減班,然而作為建築師,最不願看見的就是因空間設計不良造成旅客錯過班機。若有什麼是機場航廈設計在過去數十間年啟發我們的,那會是:它必須隨著產業發展去適應、升級與轉變。

LaGuardia 機場更新案在此不僅作為紐約未來數十年的嶄新門戶,更為新世代的機場航廈設計翻開新的一頁。一處又一處的深思熟慮除了象徵空中交通效率的再次進化外,也揭示了機場空間可以是一個超越純粹功能、體貼旅客並創造回憶的場所。

photos courtesy of HOK

--

--

CHU Studio
CHU Studio

Written by CHU Studio

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CHU-Studio)定位為設計研究室而非只是設計公司,竹工精神是表達對於空間探索的企圖與渴望,從議題的探討、材料的研發及對於數位工法的創新。這裡是我們的學習角落!https://linktr.ee/CHUSTUDIO

No responses yet